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8653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7-12-18 05:00:03
  • 发布日期:2025-10-02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新华社记者集体创作
  • ISBN:9787121330858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在一些高科技产业领域,中国正在从跟跑到并跑,甚至成为*跑者。过去3年里,笔者走进“独角兽之城”北京、“筑梦之城”深圳、“智造之城”青岛等城市,走近华为、海尔、比亚迪、华大基因、京东方等企业,对话任正非、张瑞敏、王传福、汪建、王东升、雷军等企业家、创业家,揭示“*跑型企业是如何炼成的”,解构“*跑力”背后的密码,呼吁建设*跑型城市、*跑型国家,实现*领型发展。
本书不仅连接着过去和现在,更预示着未来,适合创业者、企业负责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一切对企业家精神、对“创新收益”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主编李斌,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社十佳记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汶川)。
曾两赴北极(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2004年中国首座北极站记者团成员);1999年至2001年、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家或为主的报道占一半以上;和同事一起合作在2000年掀起了"纳米热”和"基因热”;曾率先报道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克隆大熊猫、人脑记忆"新大陆”等新闻。
独著或合著有《二探北极》《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科技中国》等书。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国企,民营企业等负责人,创业人群,相关管理部门。

这是一本紧扣时代脉搏,又有前瞻力的书。中国已不再仅是“世界工厂”,正在成为世界“创新工厂”,“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飞跃。我们渐渐由跟跑、并跑,发展到赶超、领先。此书很有启发性,连接着过去、现在,更预示着未来,值得创业者、企业负责人和对企业家精神感兴趣的读者深读。

下载地址

序言

建设“领跑型国家” 实现引领型发展
——让企业家的“领跑力”迸发
李 斌

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聚焦企业家精神!!!
2017年9月25日,伴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公布,人们的目光聚焦“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无论是国有企业家,还是民营企业家,一片振奋之情。20多天后,10月18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被写入十九大报告。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5月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号召“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树立创新光荣、创新致富的社会导向,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2017年4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更是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
企业家,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企业家身上,究竟凝聚着怎样的精神特质?
究竟怎样,才能让企业家更有用武之地?
他们,有着怎样的呼唤?对未来,有着怎样的判断?

近年来,在一次次重大报道任务中,我们尤其注重倾听企业家的声音,研究企业家在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高科技领域、一种经济现象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与任正非、王传福、张瑞敏、汪建、王东升、雷军、程维、胡玮炜、宿华、余凯等一位位企业家、创业家面对面。
任正非的成功密码:“坚持只做一件事”。
王传福认为:“企业家都如履薄冰,都必须不断推出新的东西。”
海尔“过去砸的是冰箱,现在‘砸’的是组织”,张瑞敏“要换道超车,而不是弯道超车”。
汪建忧心忡忡:“下一个浪潮来了,很少有人注意它”,他发出仰天长问:“通往未来的大门已经打开,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不该准备好吗?”
原汁原味的话语,强烈的自信和忧患意识,让人们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批企业家身上所凝聚的精气神,无数人被他们引领着、领跑着,奔向充满希望而又荆棘遍布的远方……
在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共同特点,可以用四个关键词形容,就是方向、力量、轨迹和必然——有看到未来、把握方向的能力,有激励人心、团结前行的力量,才能划出一条痴心不改、勇往直前的轨迹,才有挺立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潮头的必然!
“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2015年10月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引领型发展”理念。
放眼人类的历史长河,尤其是历次科技革命乃至产业革命的发展历史,人们发现,要实现引领型发展,不仅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更要发挥其中“人”这个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作用,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的培育,更要高度重视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优秀企业家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家的“引领”甚至“领跑”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
——在深圳,人才不唯学历、职称,而是企业主导,市场认定,专门成立了由马蔚华、王传福、杨焕明院士等企业家、科学家组成的深圳青年英才举荐委员会,由他们举荐青年人作为深圳高层次专业人才,让领军人才“伯乐相马”,以才引才,多元化、多维度评价人才。
——在青岛,“青岛制造”的不仅是啤酒、电视、冰箱和动车组,也不仅是颠覆传统制造业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模式,更“生产”了一批足以写入中国企业史的企业家、领军型企业家,甚至思想型企业家。
本书之所以取名《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也正源于企业家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的“领跑力”:事非经过不知难,他们都是历经数十年执着追求,在一个领域、一个行业成为领军型人物,引领人们不断开拓技术的新边界、开辟生产生活的新疆域,甚至影响了一个城市、一个技术领域的品质和气质……
无论是任正非、张瑞敏、王传福,还是华大基因汪建、京东方王东升、地平线余凯,或是小米雷军、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他们或开一时风气之先,创造一个新物种,或引领一个高科技产业,把企业带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或开创一个新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成为世界级创新型企业。这些创业者、创业家乃至企业家身上具有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和强大的“领跑力”,领跑一个城市、一个领域甚至一个时代,其影响力甚至早已超越了国界。
深圳何以“领跑”创新驱动?这座城市的“领跑”和华为、比亚迪等知名企业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联系?
青岛何以“领跑”中国制造?这座城市的“领跑”和海尔、海信、红岭等企业有着怎样解不开的“结”?
京东方何以“领跑”液晶显示器领域?
华大基因何以“领跑”基因测序产业?
小米、滴滴出行、摩拜单车……这些企业是怎样成为一个个不可忽视的名字的?
真心期待有缘的读者和受众,能从我和我的同事对一座城市(如深圳、青岛)、一种经济现象(如“独角兽”企业、精准医学)、一个产业(如人工智能产业),甚至一个具体企业(如京东方)的剖析中,尤其是从企业家身上、从他们原汁原味的话语中,既看到一个领军型企业、领军型企业家今日的光彩,更看到背后的跌宕起伏、酸甜苦辣;既看到昨天、今天,更看到明天,看到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未来,甚至是人类的未来……只有看到了未来或者未来的一角,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把握机遇、把握未来。

目录

第一章
一个城市的“踩点”——解码深圳
导言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企业家的“领跑力” /2
创新之城 筑梦之城 未来之城 ——深圳启示录 /4
“28年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 ——与任正非面对面 /17
为“傻傻的创新”点赞 /28
在创新中塑造“素质经济” ——六问鹏城 /29
在这里,展开你的想象 ——深圳企业家印象 /33
一个超大城市的困扰和突围 ——“高位过坎”看深圳 /37
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专访马兴瑞 /42

第二章
发展新路径上的驱动力量 ——深圳为什么能
导言 深圳为什么能 /48
“最最关键的,是把人才用好” ——深圳人才驱动创新启示录 /50
不能“用现在的掌声招致未来的骂声”
——深圳,沿着标准、质量、品牌、信誉 “四位一体”的推进路径不断前进 /58
无级别、无经费、无编制:新型研发机构是怎样在深圳“蓬勃”发展的 /61
“没有领先的技术,就做不到全球第一” ——与王传福面对面 /65

第三章
不仅有颜值,更有气质—— “青岛制造”制造了啥
导言 一座城市的颜值、气质和企业家有多大关系 /74
“让实体经济的‘本钱’越来越厚实” ——“青岛制造”启示录 /76
“制造业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 ——与张瑞敏面对面 /90
根本没有成功这回事 ——“变革者”张瑞敏印象 /99
支持不干预 “生态圈”良好 ——青岛企业家队伍“群星闪耀” /102
城以“金花”声名远扬 “金花”因城常开不败
——寻找青岛“新五朵金花” /105
全球制造业争夺战之“青岛策” ——探访青岛制造业的战略高地 /112
所有的相遇,都是“酒”别重逢 ——从一瓶酒的“功夫”看中国制造 /122
从产品“走出去”到模式“走出去” ――青岛制造“出海”记 /128
爬坡过坎闯关成功,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青岛制造看中国制造如何迈过“八大关” /132
一件件工业制品是冰冷的,但工人会赋予它灵魂与温度
——来自青岛制造业一线的思考 /139
“青岛制造”挺起大国制造的脊梁 ——专访李群 /143

第四章
第四个经济时代里的战略性机遇——精准医学只是第一步
导言 基因组时代,正加速到来 /150
精准医学时代到来 中国加快部署和攻坚 /152
高科技领域的又一场世界性角逐 ——透视精准医学“热” /154
精准医学政策的“铿锵进行时” /163
“精准医学让选择变得如此简单!” ——走进医院“探”精准 /166
“这次引领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国家真的不能丢失”
——与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面对面 /171
迈进精准医学时代,还需跨过多道坎 ——精准医学焦点问题透视 /183
中国加快研制国产化精准医学设备 /188
在中国,遗传性心血管病正告别“束手无策” /191
遗传咨询师:这个高冷的职业你了解多少 /196
“这是经济账,更是政治账” ——怎样来算“精准医学”这笔账 /200
“精准医学可助推中国医学‘弯道超车’”
——与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面对面 /205
“拥抱精准医学的时刻到了” ——十问王辰院士 /212

第五章
总书记肯定的“供给侧改革的成功 案例”,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导言 抓紧培育“世界级创新企业” /220
三个“全球第一”的背后 ——一块屏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222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
——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对话录 /230
用创新和坚持成为延伸的人体“器官” /241
“要赢得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强大”
——带着“倔强劲儿”奔向“百年老店” /243


第六章
“独角兽”何以在北京出没
导言 “独角兽之城”的领跑力、“领飞力” /246
前方高能!千年古都,何以“独角兽”出没 /248
自信 执着 焦虑 ——独角兽企业创始人精神“三特质” /254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三问” /258
专家建议:重视独角兽企业的培养和研究 /261
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 ——“独角兽之城”的启示 /263
成长有烦恼 思考无疆界 ——与雷军深度对话 /265
“我们站在一个行业改革的起点上”
——与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面对面 /270
“希望做世界的一面镜子” ——对话快手掌门人宿华 /275
“创业不就是选最难的事情干吗?”
——与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面对面 /279
“向每一位创业者致敬!”
——对话中关村管委会原主任、中关村银行董事长郭洪 /285

第七章
人工智能第三波浪潮“来袭”——人工智能“大咖”谈
导言 人工智能大潮来袭,中国有无机会领跑 /296
AI革命:中国加速跑 /298
机器人领域十项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 /308
“我们处在这波浪潮的早期”
——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的深度对话 /311
“智能+”将解放生产力 释放创造力
——与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余凯的深度对话 /316
“未来要靠技术驱动”——与京东集团副总裁肖军的深度对话 /321
技术即标的 应用造生活
——与臻云创投合伙人祝晓成的深度对话 /326
“智能+”是必然趋势 人是技术主宰
——与中科院教授王飞跃深度对话 /331

附 录
附录A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337
附录B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345
附录C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企业家” 的重要论述 /361

后记
“领跑力”的10个来源 /365

产品特色